第164章 完美骑士-《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第(1/3)页
    事实上,腓力六世到死都没教会约翰这两件事。
    注意贵族的行径。
    还有逃跑。
    1359年,当上国王没超过十年的约翰,在普瓦捷之战,最终被英国黑太子爱德华俘获。
    黑太子带领的英军是八千,而法军却号称二万五。
    这场仗输得很突然。
    从文献来看,约翰的军事手段丝毫不弱于自己的父亲腓力六世,更不弱于黑太子爱德华。
    双方谈判的时候,有英贵族提议要各出一百名骑士对冲比武决定战役胜负。
    要不是众法贵族拒绝,约翰早就答应这个条件,要亲自上马和爱德华骑士比武。
    理由很简单,法军人数多,人数是对面英军四倍之多还余,凭什么跟英军来场公平的决斗?
    约翰被迫拒绝这个他很喜欢的决斗提议。
    约翰输掉这场战役的原因,能说出很多点。
    但总结下来不外两点。
    黑太子爱德华背水一战,而约翰手下的法军,背心离德。
    可以说约翰打仗莽撞,喜欢带头冲锋,不喜欢逃跑,被抓是活该的。
    那难道贵族对法国王室的猜忌就是对的?
    若不是法贵跟王室已经产生了极大隔阂,这场战役,约翰真未必会输给黑太子,更不会轻易被捕获成俘虏。
    要知道,父亲约翰被捕,年纪刚19岁的儿子查理,就不得不年纪轻轻站出来摄政,重新撑起法国王室的台面。
    尽管有些手段不光采,但不能说查理做的是错的。
    甚至可以说,站在法国王室的角度上,查理真的很聪明,也很英明。
    在这一大堆烂摊子中,又要救父亲,又要镇压起义,又要打仗,又要改善贵族王室之间的隔阂,还能扭转英法百年战争战局,真不容易。
    当然,这些后事对于徐思灵而言还太遥远。
    站在徐思灵的角度,腓力六世就算不打仗,也活不了多久。
    五十岁左右的他,在中世纪来说已经是长寿的了。
    腓力六世死,也就这一两年的事情。
    徐思灵之所以执意北上,目的一直没更改,就是为了找机会接触约翰和查理这对父子。
    历史对腓力六世的评价不太好,徐思灵对一个将死的国王也不太感兴趣。
    反而很想确认,约翰和查理这对父子,到底是不是如历史所说的那样。
    如果是。
    那至少证明,法兰西王国还有救。
    他不说拯救法兰西王国,站在菲儿的角度去考虑,优先支持法国王室是肯定的。
    如果来巴黎,接触约翰和查理,发现这对父子和历史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约翰不是个好人,查理小时候也没凸显出英明的气质。
    那他立马就带菲儿南下找教皇,寻找机会带教皇跑罗马去。
    安安心心当教皇圣女,生活它不香么?
    法兰西王国这个坑,他闭着眼睛都跳不下去。
    可现在简单接触下来,徐思灵对约翰、查理这对父子,观感还挺不错。
    查理还不清楚,至少约翰是个傻子骑士。
    其实有一点,是徐思灵忽略的。
    他没疏忽腓力六世的话。
    那约翰的妻子博内,和教皇克雷芒六世,基本死在同一时间段。
    而且他们还都是因为黑死病而死。
    这死的理由很不错。
    但巧合联想在一起的话,容不得让人多疑。
    就像一只手,故意将这两个人摁死在片土地上。
    恰好徐思灵不知道。
    腓力六世此时,真的有杀博内和克雷芒六世的心思。
    皇宫书屋。
    腓力六世气顺后略显无奈,但事情还是要做的。
    下发公文,宣扬徐思灵完美骑士的美名,这是好事。
    徐思灵出名,连带着菲儿的声望地位也会层层拔高,间接影响贵族们对王室的看法。
    毕竟现在的菲儿,是出了名的王室派系,贵族们都知道菲儿是支持王室的。
    只是腓力六世没有忘,这场贵族女子茶会,就是他暗示博内夫人去举办的。
    目的就是找机会,让布兰奇和约翰两人相识,他好从中牵头。
    别看布兰奇在皇宫长大,约翰这家伙基本不爱呆在皇宫,从腓力六世摄政开始,见面就避免不了吵架。
    约翰真不爱在皇宫里呆着,导致布兰奇和约翰两人,竟从没见过面。
    腓力六世知道约翰很爱博内,但布兰奇的特殊身份,不能让其流放出去。
    要便宜,也只能便宜他们瓦卢瓦家族。
    他年纪大了,这种事自然得下一任国王约翰来做。
    布兰奇的美貌,腓力六世自然见过,不愧被贵族们称为王国美丽智慧的存在。
    女追男,隔层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