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远洋海贸,投入九十万两,二十年间赚一百四五十万两多吗? 不算多,而且还要承担船毁人亡的巨大风险,但胜在稳定和持久,比大明境内激烈的竞争要好太多了。 就算是丝绸、瓷器类价格高,但那玩意都是富商贵族用的,需求量上不去。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现在的结果是海运遮洋船平均每艘十一万一千两,八百二十艘合计九千一百零二万两,比预计高出两成。 静波级商船每艘一百四十六万两,十艘合计一千四百六十万两,比预计高出六成。 简直就是离大谱了。 两批商船合计一亿零五百六十二万两白银,比预期的高出近两成半。 而这两批商船总的成本也不过千万两而已,这还是在海运遮洋船蒸汽机核心部件和静波级远洋大船蒸汽机整体全部采用百炼铁的缘故,否则成本还能打个九成。 一来一去,翻了十倍,何等的恐怖。 有了这一批银子入库,前几年打仗耗费的几千万两白银的军需粮草、饷银等等总算是补回来一些。 这也让崇祯心里踏实了很多。 “陛下,广德泰的逼迫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的因素是海贸贸易的庞大利润,两者缺一不可。” “朕不管他们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反正银子落入了太仓库,以及他们开动后会带动商贸的发展和提升百姓们的工钱,这就足够了!” 崇祯摆了摆手,一怔见血的看到了本质,而后感叹道:“不过话又说回来,商人们是真富有呀,轻轻松松就拿出了上亿两的白银。 朕刚登基之时,大明动则就有倾覆的危险,国库空虚,商人们有银子却都是捂得严严实实, 难道他们不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吗?不知道建奴入关第一个动刀子的就是他们吗?” “这……” 毕自严也是苦笑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回答。 商人们不知道吗? 第(2/3)页